色域

色域是指人眼可辨识的色谱中的色彩范围 (可见色谱)。现代产品的色彩重现技术因设备而异,而且数字相机、扫描仪、屏幕、打印机、平板计算机以及投影机等不同设备能呈现的色彩范围皆不同。为将这种色彩差异统一标准化,业界已采用各种色彩范围测量方法,来建立可表达的色彩范围,方便了解各设备的色彩功能。CIE (国际照明委员会) 在 1931 年制定了标准观察者,且委员会建议使用色度坐标 xyz (CIEXYZ)。

这些坐标形成了现有的标准图表,这种图表使用数学理论来设定人类视觉的色彩范围。此色度坐标图采用以 Y 参数为色彩亮度的参数,而色度通过 x 与 y 参数 (Yxy) 来识别的设计。举例来说,白色的色度与灰色相同,这表示两者在色度图上的 (x,y) 值相同,但两者的 Y 值因亮度不同而不同。色调以外点呈现,并可从中央白色移至代表纯色色调的 100% 饱和度,如上图中的数值所示。

涵盖范围与面积

谈论到这些色彩标准的涵盖范围与面积时,会使用各种用词。色彩区域以人类视觉光谱作为参数及色彩标准,图标于 CIEXYZ 色彩系统上的实际空间。涵盖范围会影响到屏幕与打印机等设备重现各种标准之色彩范围的实际能力,还会影响到以可量化色彩数据 (sRGB、AdobeRGB 及 NTSC) 表现重现色彩的实际能力。这两个用词有助于定义产品以各指定标准重现色域的能力与范围,比使用数学统计及色彩理论更易理解。使用如面积比的字词并不适合,因为谈论面积涵盖范围时,「比」这个字可能会造成误导。举例来说,如果产品宣称提供 100% 的 sRGB 面积比,就无法计算 sRGB 色彩涵盖范围中的差异。这就是为何使用色彩涵盖作为屏幕色彩功能的描述方式,让人更容易理解。

sRGB

sRGB 是数字产品、Windows 环境及屏幕中最经常使用的标准色域。此色域的优点在于,sRGB色彩范围较窄,输入与输出色彩之间的不一致较高。这些限制让色彩的复制速度能够提高,这也是为何早期的数字产品及显示器会采用 sRGB 作为标准。随着时代演进,科技益发进步,现今已使用 Adobe RGB 的标准取代了这种窄范围的标准。

Adobe RGB

Adobe RGB 的开发扩展了现有的内容及 IEC 制定的标准,这带来了更广的色域,并为显示器、相片撷取与打印空间提供更真实的可视色彩呈现。此色彩范围可提供比 sRGB 更广的色域,但是并不完全与 NTSC 重叠,其中红色与蓝色有些微的差异。由于科技的进步,再加上人们渴望产生更逼真的色彩细节,Adobe RGB标准被更广泛地使用。Adobe RGB 也是专业彩色成像环境以及打印与出版业所采用的标准,而且越来越多的 LCD 显示器屏幕有能力重现此色域的绝大多数范围。

NTSC

美国国家电视标准委员会 (NTSC) 的色域类似于 Adobe RGB,都涵盖了很广的范围,但是红色与蓝色值略微不同,而且此范围是专为电视标准开发。然而,此范围与 72% 的 sRGB 色域重叠。影片编辑用的专业级屏幕必须要能重现此色域,不过一般使用者大多还是处理与影像相关的应用。

EBU

EBU (欧洲广播联盟) 开发出自己的色域,此色域以 Y’CbCr 为基础,而且与 NTSC 及 SECAM (法国) 有些许的不同。目前的 EBU 高分辨率 (HD) 色域与 Rec.709 非常类似,其中红色与蓝色值相同,而绿色值则有差异。这些色彩空间事实上都非常相似,而在实际复制广色域方面,全世界各个地区都有其解决各色彩空间及技术限制之挑战的偏好与方式。使用 HD 版本,就会使用更广的色域,尤其是 4K 超高分辨率已变成支持性更高的平台。色彩清晰度在传统上仅为照相、平面设计师以及动态影像编辑者所重视,但现在这些标准即将为观众带来这种前所未有的体验。

 

 

本文中演示的所有图像与影片,皆为模拟及展示使用,可能与实际显示效果稍有差异。